新华网华盛顿8月28日电(记者支林飞任海军)美国国土安全部长纳波利塔诺28日宣布,在飓风“艾琳”当天早上减弱为热带风暴后,美国遭受风暴袭击的“最坏时刻”已经过去。
纳波利塔诺在华盛顿的记者会上说:“现在可以确认这次风暴的最坏时刻……已经过去。”但她同时表示,“艾琳”目前正在离开纽约和新泽西州继续向北推进,因而居住在东海岸北部沿海地区的居民仍然应该保持警惕,做好防范准备。
纳波利塔诺当天早上向总统奥巴马汇报了飓风“艾琳”已减弱为热带风暴的最新情况。奥巴马指示联邦政府部门继续积极做好应对这次风暴和救灾的工作。国土安全部同时还向财政部长盖特纳和交通部长拉胡德简报了有关针对飓风“艾琳”的应急反应和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
美国国家飓风研究中心此前宣布,从27日早上开始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美国东海岸的飓风“艾琳”28日早上开始显露疲态,其持续风速已降为时速106公里,减弱为热带风暴。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署长富盖特则告诫说,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仍需保持警惕,因为“艾琳”仍然具有破坏性。
飓风“艾琳”27日在北卡罗来纳州、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等地施虐,其持续风速曾经达到时速160公里。飓风带来狂风暴雨,许多房顶被掀翻,大量树木被刮倒。目前至少已经有14人在与飓风有关的事故中死亡。此外,美国东部沿海地区至少有330万个家庭停电。
2011年8月28日星期日
2011年8月23日星期二
2011年8月21日星期日
北京兴起吃“美国副总统套餐”
美国副总统拜登的光顾,带旺了北京鼓楼旁的一家京味小吃店,不少北京市民和游客纷纷慕名前往见识“副总统套餐”。
据中新社报道,拜登一行人是在上周四(18日)中午到这家名为“姚记炒肝”的小店用餐,共花费79元人民币(约15新元)。他们在店里点的菜随后在网络迅速传开:五碗炸酱面、10个包子、凉拌黄瓜、糖拌山药、凉拌土豆丝、玻璃瓶可乐,并被中国网民戏称为“副总统套餐”。
“姚记炒肝”店主姚女士受访时透露,从上周四晚开始,就陆续有人来点“副总统套餐”,有的还特地要了收款条拍照留念。不过,对于民众热捧的“副总统套餐”,店主表示,没有考虑推出此类套餐。
该店收款员也说,拜登登门用餐后,店里顾客更多了。除了北京的老食客,还有到京旅游看到新闻后慕名而来的食客,而且几乎每桌都会点上一份炸酱面——虽然该店的主打菜色顾名思义是“炒肝”。
拜登上周四是在美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的陪同下,于中午时分带着孙女到“姚记炒肝”品尝北京小吃。由于小店只有七张桌,人满为患,骆家辉的妻子莫纳及拜登的孙女在拜登到来前,提前几小时来到店内“占座”。用餐时,拜登也是“入乡随俗”,没有使用刀叉,而是尝试着用筷子夹菜
据中新社报道,拜登一行人是在上周四(18日)中午到这家名为“姚记炒肝”的小店用餐,共花费79元人民币(约15新元)。他们在店里点的菜随后在网络迅速传开:五碗炸酱面、10个包子、凉拌黄瓜、糖拌山药、凉拌土豆丝、玻璃瓶可乐,并被中国网民戏称为“副总统套餐”。
“姚记炒肝”店主姚女士受访时透露,从上周四晚开始,就陆续有人来点“副总统套餐”,有的还特地要了收款条拍照留念。不过,对于民众热捧的“副总统套餐”,店主表示,没有考虑推出此类套餐。
该店收款员也说,拜登登门用餐后,店里顾客更多了。除了北京的老食客,还有到京旅游看到新闻后慕名而来的食客,而且几乎每桌都会点上一份炸酱面——虽然该店的主打菜色顾名思义是“炒肝”。
拜登上周四是在美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的陪同下,于中午时分带着孙女到“姚记炒肝”品尝北京小吃。由于小店只有七张桌,人满为患,骆家辉的妻子莫纳及拜登的孙女在拜登到来前,提前几小时来到店内“占座”。用餐时,拜登也是“入乡随俗”,没有使用刀叉,而是尝试着用筷子夹菜
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2011年8月8日星期一
西藏:不能错过的10个精美城镇(组图)
1、历史文化名城——拉萨
“拉萨”(Lhasa)是藏语地名。按照藏传佛教及苯教的理念,“lha” 意为“神”,有时特指“天神”,所以这一地名的藏语含义应解作“神地”或“天神之地”。
Lhasa的古称是Rasa,意思是“山羊之地”,这个名称与修建大昭寺时用大群山羊驮运石料的传说有关。汉文史籍中的“逻些”、“逻娑”等同义名称,是上述藏语称呼的不同译写形式。
拉萨是一座有着近14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公元633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将吐蕃王朝的都城从今山南雅隆一带迁来,并修筑布达拉宫堡、建造大小昭寺,使此地成为西藏高原当时人口最多的重镇,奠定了拉萨城形成的基础。自公元9世纪下半叶吐蕃王朝崩溃,直到明初,拉萨一直处于各地方割据势力的交替控制之下,发展缓慢,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环形转经道渐趋热闹,早期城区的雏形因此形成。随着明朝后期藏传佛教格鲁派所隶拉萨三大寺的相继建立,特别是公元17世纪以后,由于受到清中央王朝不断册封扶持,达赖喇嘛转世系统取得西藏地方最高政教地位并建立甘丹颇章政权,拉萨再度成为西藏地方的权力中心,遭受连年战乱的布达拉宫、大昭寺也得到大规模修复扩建。从那时到本世纪初,大量民房、商号、客栈、饭馆等相继出现,与环绕大昭寺的转经道相互连通的街区业已形成并热闹繁华,商贾云集,成为西藏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城市人口逐渐增长。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之下,金碧辉煌的各大寺庙和贵族豪宅、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兀立于低矮的民舍和凋敝的帐篷群落之间。1951年和平解放时,连同乞丐、游民,拉萨人口不足3万,所谓城区只是今八廓街及其周围一片,面积不足3平方千米,民房简陋,街道狭窄,垃圾遍地,恶性疫病不时流行。
1960年始设拉萨市。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拉萨市被定为自治区首府。
三十多年来,拉萨的旧城改造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原则下有序进行,老城区的供电网、给水网、地下排水系统相继建成。与此同时,以旧城以北以西地区为城建重点,配套设施齐备的藏式建筑和新式建筑群迅速崛起,使拉萨旧貌变新颜。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拉萨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在保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同时,市政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公众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齐备,交通通讯发展迅速,已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现在,城区面积已经发展到45平方千米。
拉萨是国务院于1982年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萨的大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为中国重占文物保护单位。布达拉宫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将大昭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业已全面启动。位于旧城区中心的八廓街(因四川方音影响,汉语过去俗称八角街)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旧貌。八廓街最初是环绕大昭寺转经朝圣者踩出来的,可以说先有了八廓街然后才有了拉萨古城。在八廓街及其附近地区,还有与大昭寺同期建造的小昭寺、拉萨最古老的集市冲赛康,以及民主改革之前的拉萨衙门(藏语叫朗子辖)旧址、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旧址等等百余处历史文化遗产。千百年间,八廓街一直是西藏最大的贸易集散地。而今,它在西藏的小商品市场,尤其是民族特需用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市场上仍占有重要地位。各种富有特色的生活日用品、传统手工艺品、宗教用品、古玩旧货琳琅满目,市场一派繁华景象。沿街转经的人流和磕长头的朝圣者,则使熙熙攘攘的八廓街在浓郁的商业气息中又透着几分肃穆和凝重。
拉萨因城区一带年太阳总辐射值达202千卡/平方厘米,故享有“日光城”之美誉。
直到和平解放前夕,拉萨仍没有与外界连通的公路,只有一段从布达拉宫脚下到罗布林卡的简易道路,短暂行驶过靠牛驮人扛零部件进藏后重装的小轿车。而今,拉萨已发展成为西藏自治区的陆空交通枢纽。
2、后藏古城日喀则
日喀则市是西藏第二大城市,也是西藏目前惟一的县级市,属日喀则地区管辖。海拔3836米。距拉萨市273千米。
日喀则是一座有近600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历史上是后藏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13世纪中叶,今日喀则一带归属元朝在西藏设立的13万户之一夏鲁万户长管辖。14世纪初,大司徒绛曲坚赞建立帕竹王朝取代萨迦王朝之后,把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由夏鲁迁到日喀则,在此设立溪卡桑珠孜。“桑珠孜”意为“如愿以偿”,“溪卡”则是西藏封建庄园通名(晚期也引申出一级行政单位的含义)。绛曲坚赞用“溪卡桑珠孜”这个命名,以示其壮志已酬,这是所设的最后一个行政区。“溪卡桑珠孜”后来被习惯简称为“溪卡孜”,曾有多种汉译名,后来约定俗成译作“日喀则”。地处日喀则城区偏北的日光山上的溪卡桑珠孜宗城堡,至今遗址尚存。它奠基于公元1360年,落成于公元1363年,依山而建,主楼4层,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当地民间传说,清康熙年间拉萨修建布达拉宫时,曾参照日喀则这座城堡。整个城堡将日光山头环抱其中,高低曲折的回廊陡梯连接着楼外楼、宫内宫、殿中殿。宫殿最下面两层,是宗政府的办事机构及牢狱、仓库等。
公元1447年,后来被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珠巴在日喀则兴建扎什伦布寺。自康熙五十二年清王朝正式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之后,后藏地区成为班禅额尔德尼辖区,扎寺则是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20世纪初,九世班禅因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失和而出走内地之后,噶厦政府在这里设日喀则基宗,下辖6个小宗。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根据“十七条协议”精神,班禅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和职权得以维持,十世班禅返回扎什伦布寺。
1960年,日喀则改为县。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当地人口约有1万,今天已有4万多人,城镇面积扩大了5倍左右,为22平方千米。初步形成拥有电力、机械、农机、制药、印刷、鞣革、建筑、汽车修配、粮油加工、日用品生产等众多企业,兴建了商业、旅游、金融、科技、卫生、教育、住宅、办公、购物市场等一系列设施,成为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市的旅游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在西藏仅次于拉萨市。
辖境内主要名胜古迹有扎什伦布寺、夏鲁寺、纳塘寺等。
3、泽当镇
泽当镇距拉萨191千米,距贡嘎机场87千米。位于雅砻河与雅鲁藏布江汇流处东侧,属乃东县,现为山南地区专员行政公署所在地,海拔3560米,面积3平方千米,人口1.7万。是藏南交通枢纽。商业、饮食业、金融、交通、邮电、广播电视、文教卫生等服务设施齐全。乃东县城在泽当镇以南2千米处,所在地亦名乃东。
泽当曾译“孜塘”,在藏语中,“泽”意为玩耍、嬉戏;“当”意为平滩、平地(川滇等地的方言中作坝子、坪坝)。这个地名,源自当地所传观世音菩萨点化神猴与罗刹女交媾繁衍出人类的神话,这里传为当初其后代下山玩耍嬉戏之地,故名。泽当是西藏惟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雅砻河风景名胜区的中心。
泽当饭店是山南惟一的三星级饭店,建于1984年。
4、八一镇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西藏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发展迅速,已成为藏东南服务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新兴城镇。这是八一镇新建成的电信大楼
八一镇坐落在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尼洋河的北岸,距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相汇处50千米。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谷四周的山坡上,树木参天,原始森林保存得很好。海拔3000米。
高原新城八一镇是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镇区面积8平方千米,现有常住人口1.6万多人,流动人口数千人。所在地原名“拉日嘎”,从前是几个零星的村落。1960年之后,从开垦荒地开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一座高原城镇逐渐崛起。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十多年前还只有两条泥土路,像个大村庄;而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小城市,城市道路与给排水、电力供应、居民住宅等各种社会服务设施相配套,市政设施比较完备,城市建设已有相当规模。由兄弟省市援建的广东路、香港路、厦门广场等,使这颗高原明珠更加耀眼夺目。
八一镇及其附近地区是集中展示新西藏工业建设成就的地方,分布着电力、毛纺、造纸、建材、印刷、农机修造、木材加工、粮油加工等工业部门。这里还是西藏重要的文教科研基地。1970年以来,自治区先后在这里建立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志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多所中小学校。
著名景点有“夏瀑冬冰”、日及木错湖、巨柏林等。离八一镇东南40多千米的帮纳村,有一棵1600多年树龄的“桑树王”,树高7.04米,胸径13米多,传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栽种。在离八一镇10多千米的巴结村,有一片占地10公顷珍贵的特有柏树品种——西藏巨柏。其中有一棵被称为“巨柏王”、“活文物”的巨柏,树高50余米,胸径58米,树龄高达2500岁左右。
从八一镇向东,经过林芝县府所在地普拉,再向南就是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河面宽阔,河面如镜,可乘船浏览,顺流而下近50千米,就是米林县派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起始点。
“拉萨”(Lhasa)是藏语地名。按照藏传佛教及苯教的理念,“lha” 意为“神”,有时特指“天神”,所以这一地名的藏语含义应解作“神地”或“天神之地”。
Lhasa的古称是Rasa,意思是“山羊之地”,这个名称与修建大昭寺时用大群山羊驮运石料的传说有关。汉文史籍中的“逻些”、“逻娑”等同义名称,是上述藏语称呼的不同译写形式。
拉萨是一座有着近14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公元633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将吐蕃王朝的都城从今山南雅隆一带迁来,并修筑布达拉宫堡、建造大小昭寺,使此地成为西藏高原当时人口最多的重镇,奠定了拉萨城形成的基础。自公元9世纪下半叶吐蕃王朝崩溃,直到明初,拉萨一直处于各地方割据势力的交替控制之下,发展缓慢,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环形转经道渐趋热闹,早期城区的雏形因此形成。随着明朝后期藏传佛教格鲁派所隶拉萨三大寺的相继建立,特别是公元17世纪以后,由于受到清中央王朝不断册封扶持,达赖喇嘛转世系统取得西藏地方最高政教地位并建立甘丹颇章政权,拉萨再度成为西藏地方的权力中心,遭受连年战乱的布达拉宫、大昭寺也得到大规模修复扩建。从那时到本世纪初,大量民房、商号、客栈、饭馆等相继出现,与环绕大昭寺的转经道相互连通的街区业已形成并热闹繁华,商贾云集,成为西藏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城市人口逐渐增长。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之下,金碧辉煌的各大寺庙和贵族豪宅、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兀立于低矮的民舍和凋敝的帐篷群落之间。1951年和平解放时,连同乞丐、游民,拉萨人口不足3万,所谓城区只是今八廓街及其周围一片,面积不足3平方千米,民房简陋,街道狭窄,垃圾遍地,恶性疫病不时流行。
1960年始设拉萨市。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拉萨市被定为自治区首府。
三十多年来,拉萨的旧城改造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原则下有序进行,老城区的供电网、给水网、地下排水系统相继建成。与此同时,以旧城以北以西地区为城建重点,配套设施齐备的藏式建筑和新式建筑群迅速崛起,使拉萨旧貌变新颜。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拉萨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在保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同时,市政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公众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齐备,交通通讯发展迅速,已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现在,城区面积已经发展到45平方千米。
拉萨是国务院于1982年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萨的大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为中国重占文物保护单位。布达拉宫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将大昭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业已全面启动。位于旧城区中心的八廓街(因四川方音影响,汉语过去俗称八角街)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旧貌。八廓街最初是环绕大昭寺转经朝圣者踩出来的,可以说先有了八廓街然后才有了拉萨古城。在八廓街及其附近地区,还有与大昭寺同期建造的小昭寺、拉萨最古老的集市冲赛康,以及民主改革之前的拉萨衙门(藏语叫朗子辖)旧址、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旧址等等百余处历史文化遗产。千百年间,八廓街一直是西藏最大的贸易集散地。而今,它在西藏的小商品市场,尤其是民族特需用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市场上仍占有重要地位。各种富有特色的生活日用品、传统手工艺品、宗教用品、古玩旧货琳琅满目,市场一派繁华景象。沿街转经的人流和磕长头的朝圣者,则使熙熙攘攘的八廓街在浓郁的商业气息中又透着几分肃穆和凝重。
拉萨因城区一带年太阳总辐射值达202千卡/平方厘米,故享有“日光城”之美誉。
直到和平解放前夕,拉萨仍没有与外界连通的公路,只有一段从布达拉宫脚下到罗布林卡的简易道路,短暂行驶过靠牛驮人扛零部件进藏后重装的小轿车。而今,拉萨已发展成为西藏自治区的陆空交通枢纽。
2、后藏古城日喀则
日喀则市是西藏第二大城市,也是西藏目前惟一的县级市,属日喀则地区管辖。海拔3836米。距拉萨市273千米。
日喀则是一座有近600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历史上是后藏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13世纪中叶,今日喀则一带归属元朝在西藏设立的13万户之一夏鲁万户长管辖。14世纪初,大司徒绛曲坚赞建立帕竹王朝取代萨迦王朝之后,把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由夏鲁迁到日喀则,在此设立溪卡桑珠孜。“桑珠孜”意为“如愿以偿”,“溪卡”则是西藏封建庄园通名(晚期也引申出一级行政单位的含义)。绛曲坚赞用“溪卡桑珠孜”这个命名,以示其壮志已酬,这是所设的最后一个行政区。“溪卡桑珠孜”后来被习惯简称为“溪卡孜”,曾有多种汉译名,后来约定俗成译作“日喀则”。地处日喀则城区偏北的日光山上的溪卡桑珠孜宗城堡,至今遗址尚存。它奠基于公元1360年,落成于公元1363年,依山而建,主楼4层,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当地民间传说,清康熙年间拉萨修建布达拉宫时,曾参照日喀则这座城堡。整个城堡将日光山头环抱其中,高低曲折的回廊陡梯连接着楼外楼、宫内宫、殿中殿。宫殿最下面两层,是宗政府的办事机构及牢狱、仓库等。
公元1447年,后来被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珠巴在日喀则兴建扎什伦布寺。自康熙五十二年清王朝正式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之后,后藏地区成为班禅额尔德尼辖区,扎寺则是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20世纪初,九世班禅因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失和而出走内地之后,噶厦政府在这里设日喀则基宗,下辖6个小宗。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根据“十七条协议”精神,班禅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和职权得以维持,十世班禅返回扎什伦布寺。
1960年,日喀则改为县。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当地人口约有1万,今天已有4万多人,城镇面积扩大了5倍左右,为22平方千米。初步形成拥有电力、机械、农机、制药、印刷、鞣革、建筑、汽车修配、粮油加工、日用品生产等众多企业,兴建了商业、旅游、金融、科技、卫生、教育、住宅、办公、购物市场等一系列设施,成为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市的旅游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在西藏仅次于拉萨市。
辖境内主要名胜古迹有扎什伦布寺、夏鲁寺、纳塘寺等。
3、泽当镇
泽当镇距拉萨191千米,距贡嘎机场87千米。位于雅砻河与雅鲁藏布江汇流处东侧,属乃东县,现为山南地区专员行政公署所在地,海拔3560米,面积3平方千米,人口1.7万。是藏南交通枢纽。商业、饮食业、金融、交通、邮电、广播电视、文教卫生等服务设施齐全。乃东县城在泽当镇以南2千米处,所在地亦名乃东。
泽当曾译“孜塘”,在藏语中,“泽”意为玩耍、嬉戏;“当”意为平滩、平地(川滇等地的方言中作坝子、坪坝)。这个地名,源自当地所传观世音菩萨点化神猴与罗刹女交媾繁衍出人类的神话,这里传为当初其后代下山玩耍嬉戏之地,故名。泽当是西藏惟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雅砻河风景名胜区的中心。
泽当饭店是山南惟一的三星级饭店,建于1984年。
4、八一镇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西藏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发展迅速,已成为藏东南服务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新兴城镇。这是八一镇新建成的电信大楼
八一镇坐落在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尼洋河的北岸,距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相汇处50千米。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谷四周的山坡上,树木参天,原始森林保存得很好。海拔3000米。
高原新城八一镇是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镇区面积8平方千米,现有常住人口1.6万多人,流动人口数千人。所在地原名“拉日嘎”,从前是几个零星的村落。1960年之后,从开垦荒地开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一座高原城镇逐渐崛起。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十多年前还只有两条泥土路,像个大村庄;而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小城市,城市道路与给排水、电力供应、居民住宅等各种社会服务设施相配套,市政设施比较完备,城市建设已有相当规模。由兄弟省市援建的广东路、香港路、厦门广场等,使这颗高原明珠更加耀眼夺目。
八一镇及其附近地区是集中展示新西藏工业建设成就的地方,分布着电力、毛纺、造纸、建材、印刷、农机修造、木材加工、粮油加工等工业部门。这里还是西藏重要的文教科研基地。1970年以来,自治区先后在这里建立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志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多所中小学校。
著名景点有“夏瀑冬冰”、日及木错湖、巨柏林等。离八一镇东南40多千米的帮纳村,有一棵1600多年树龄的“桑树王”,树高7.04米,胸径13米多,传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栽种。在离八一镇10多千米的巴结村,有一片占地10公顷珍贵的特有柏树品种——西藏巨柏。其中有一棵被称为“巨柏王”、“活文物”的巨柏,树高50余米,胸径58米,树龄高达2500岁左右。
从八一镇向东,经过林芝县府所在地普拉,再向南就是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河面宽阔,河面如镜,可乘船浏览,顺流而下近50千米,就是米林县派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起始点。
5、昌都镇
昌都镇是昌都地区专员行政公署、昌都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海拔3240米。“昌都”——两河汇流之地(亦可译称两河口),因澜沧江的支流扎曲和昂曲两条河流在此地相汇而得名。
昌都镇像一座山城,两侧都是巍巍的高山,河谷平地不多,整个城市由扎曲和昂曲两条河分成云南坝、四川坝和马草坝三个部分,各个部分又由跨河桥梁相连接,面貌别具一格。建筑物多依山势而建,远远望去,层层叠叠,蔚为壮观。镇区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近万人。社会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基本齐备,有门类众多的工业部门。
昌都在历史上一直是藏东重镇,地当曲川入藏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川藏公路、滇藏公路、青康公路(214国道的一段)、黑昌公路修通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交通闭塞的状况。西可到拉萨,东可到成都,往南可达云南,往北可通青海。昌都地区各县也都通了公路。随着昌都邦达机场的建成使用,昌都与内地、与拉萨的交通大为便捷。
昌都风景优美,名胜众多,但由于交通不便,大都尚未开发利用。自治区旅游局和昌都地区正积极致力于开发昌都的旅游资源、建设旅游配套设施。
昌都镇的旅游景点目前主要有两处,一是强巴林寺(昌都寺),一是卡若文化遗址。
6、那曲镇
那曲镇所在地,很久以前就成了藏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集散地,中外交通史和中国西南地区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的历史文献中,称此地为哈拉乌苏、喀拉乌苏,均为蒙语和满语中对“那曲”一名的意译。那曲,因境内有河名那曲(怒江上游干流)而得,汉语中曾直译作“黑河”。藏语中对今那曲镇所在地的传统称呼是那曲卡。那曲一名,今既为专区名、县名、镇名,也作河名。
这一地点有人聚居的明确记载,见于18世纪中叶的纪行资料。1953年,有364户。其中既有藏族大商人,也有行医的蒙族、经商的回族,还有铁匠、木匠、石匠、银匠等。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这里设黑河基巧办事处。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以后成立黑河专区和黑河县人民政府。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黑河地区更名为那曲地区,黑河县相应改名为那曲县。而今的那曲镇,已经发展成为常住人口逾万、流动人口数千,街道棋布,新房林立,各种社会服务设施相对齐全的高原新城,是藏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孝登寺是藏北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历史上是色拉寺在藏北最大属寺。始建于1774年,从帐篷寺院起家。目前看到的是1904年扩建后的规模。孝登寺的寺主、第七世珠康活佛土登克珠,现为全国政协常委。
7、狮泉河镇
狮泉河镇因地处印度河上游狮泉河旁而得名。狮泉河畔原来是一片荒凉的红柳滩。1964年新藏公路通车后,这里开始建设营房和简单的公共设施。1966年,阿里地区专员行政公署从噶尔昆沙迁来此地,艰苦创业,到了1980年,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初具规模。1988年,噶尔县也将政府所在地迁到这里。噶尔意为帐篷、营帐,因历史上曾作为兵营驻扎地而得名。全镇人口12000人。狮泉河镇海拔4255米。
狮泉河镇现已成为西藏西部的交通枢纽、经济文化中心和边境贸易中心。全镇以环岛为中心,四条马路向外延伸;南面为商业街,东西部为地区政府各部门所在地,北面是通向日土县及新疆方向的新藏公路。社会服务设施及公共文化设施大体齐备。狮泉河镇目前已有1000多户个体商贩,他们大都来自四川、甘肃、新疆等地,从事餐馆、商店、修理、服装加工、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活。镇上现有出租车330多辆,还有为数不多的吉普和、小三*出租车,租价每千米5至10无不等。小镇不大,但在阿里高原空旷的荒野戈壁上却显得繁华,充满生机与活力。由于缺水缺电,狮泉河镇实行定时供水供电。不久前,拉萨至阿里狮泉河镇的客运班车已经正式开通。
8、江孜镇
江孜县城在江孜镇,地处年楚河中游北岸,海拔4040米。
江孜历史悠久,在日喀则尚未发展繁华之前,曾是后藏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和最繁华的城镇,是拉萨与亚东、日喀则等地间的交通枢纽。清朝曾在这里戍兵五百,保卫边防。原西藏地方政府曾在此设江孜宗。1959年,这里成为江孜县和江孜地区专员公署的治所。1964年江孜专区并入日喀则专区,江孜县也从此改隶日喀则。拉萨至日喀则间的沿江直达公路开通以来,江孜的往来车辆虽有所减少,但它至今仍是一处要津,南通亚东、西至日喀则、东接山南、北连拉萨。
江孜镇近年来发展变化很快,目前全镇人口约1万人,镇内社会服务设施齐备。对于旅游者来说,江孜的魅力主要在于有著名的江孜保卫战抗英战场遗址、白居寺及十万佛塔、帕拉庄园旧址、年楚河畔田园风光以及名闻遐迩的江孜卡垫。江孜卡垫色彩鲜艳,图案美观,富有民族特点,产品畅销海内外,供不应求。不少海内外游客慕名专门到江孜卡垫厂选购,以图绝对正宗。
宗山是原江孜宗政府的所在地。1904年英军首领莱赫鹏率英国侵略军入侵西藏,侵入江孜时,受到江孜军民的沉重打击。抗英军民以宗山为堡垒,用土枪、刀剑、弓箭,甚至牧羊用的抛石器“厄尔多”,与装备了当时最先进武器的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抗英战士仍顽强杀敌,坚持了三天三夜,最后全部跳崖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侮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江孜被称为“英雄城”,宗山更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纪念地。同时,宗山上较完整地保存了封建农奴制时代宗政府的原貌,是难得的研究封建农奴制的化石。
9、下司马镇
下司马镇是亚东县政府驻地。“亚东”原本是下司马附近一个小山村的名字。
亚东是边境县,北通江孜,南与锡金、不丹两国交界而且边境线离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也很近。从下司马镇出发,向南6千米就是边境小镇下亚东。从下亚东,沿公路向西可直达锡金首都甘托克;向东则可进入不丹境内;顺亚东河南下,即是著名的春丕河谷古道,英国侵略军曾把这里作为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的滩头。
下司马自古以来就是西藏地方与南亚各国间的一处贸易集散地。1888年被辟为商埠后,清政府在这里专设了亚东海关,边贸市场愈加繁荣。过去西藏大贵族享用的大量洋货,大都经此运进。近年来,亚东的边境贸易再度繁荣起来。
下司马一带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很高,植被茂密,生长着大量经济林木和药用植物;向北40多千米,是昔日被称为世界最高城的帕里。下司马一带的藏族民居是清一色的松木阁楼,外有栅栏木围,墙壁、栏杆和屋檐等处绘制的藏族风俗图案,色彩艳丽缤纷,与西藏其它地方风格迥异。下司马有一座东嘎寺,有500多年的历史,属格鲁派。1951年7月间,中央代表张经武将军专程绕道来此,向等待观望中的达赖喇嘛转交了毛泽东主席的亲笔信、“十七条协议”的副本,为“十七条协议”得以实施铺平了道路。东嘎寺因此声名远扬。著名的康布温泉地处下司马以北30多千米处。途中有一座嘎居寺,寺内有清朝驻藏大臣升泰题赠的“大放光明”匾,寺旁可见清兵修筑的抗英炮台遗址。
10、樟木镇
经过聂拉木县城所在地充堆之后,亲眼目睹地貌景观和植被立体分布的急剧变化,顺河南下32千米,就到达边陲重镇樟木。樟木离中尼边界的界桥友谊桥只有13千米,距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约100千米强。
樟木镇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这里气候温和,鲜花四季常开,风景优美,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旅游中极具潜力,已经成为许多外国旅游团队和登山探险队进出中国的主要通道。这里自古就是西藏与尼泊尔之间一个重要的通商孔道。在公路没有修通之前,人们只能徒步翻越险峻的喜马拉雅山,极为艰辛。居住在樟木一带的夏尔巴人,历史上多以背运货物为生。1965年,由拉萨到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中尼公路正式通车,彻底改变了交通不便的状况。随着中尼两国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过往的商旅和货物不断增加。
樟木设有中国的海关、商检、边防检查、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藏胞接待办公室等部门,有专门接待商贸人员和国内外游人的樟木宾馆,还有电站、医院、邮局、银行、学校、电视台以及外贸部门的一些办事机构等。
昌都镇是昌都地区专员行政公署、昌都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海拔3240米。“昌都”——两河汇流之地(亦可译称两河口),因澜沧江的支流扎曲和昂曲两条河流在此地相汇而得名。
昌都镇像一座山城,两侧都是巍巍的高山,河谷平地不多,整个城市由扎曲和昂曲两条河分成云南坝、四川坝和马草坝三个部分,各个部分又由跨河桥梁相连接,面貌别具一格。建筑物多依山势而建,远远望去,层层叠叠,蔚为壮观。镇区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近万人。社会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基本齐备,有门类众多的工业部门。
昌都在历史上一直是藏东重镇,地当曲川入藏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川藏公路、滇藏公路、青康公路(214国道的一段)、黑昌公路修通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交通闭塞的状况。西可到拉萨,东可到成都,往南可达云南,往北可通青海。昌都地区各县也都通了公路。随着昌都邦达机场的建成使用,昌都与内地、与拉萨的交通大为便捷。
昌都风景优美,名胜众多,但由于交通不便,大都尚未开发利用。自治区旅游局和昌都地区正积极致力于开发昌都的旅游资源、建设旅游配套设施。
昌都镇的旅游景点目前主要有两处,一是强巴林寺(昌都寺),一是卡若文化遗址。
6、那曲镇
那曲镇所在地,很久以前就成了藏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集散地,中外交通史和中国西南地区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的历史文献中,称此地为哈拉乌苏、喀拉乌苏,均为蒙语和满语中对“那曲”一名的意译。那曲,因境内有河名那曲(怒江上游干流)而得,汉语中曾直译作“黑河”。藏语中对今那曲镇所在地的传统称呼是那曲卡。那曲一名,今既为专区名、县名、镇名,也作河名。
这一地点有人聚居的明确记载,见于18世纪中叶的纪行资料。1953年,有364户。其中既有藏族大商人,也有行医的蒙族、经商的回族,还有铁匠、木匠、石匠、银匠等。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这里设黑河基巧办事处。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以后成立黑河专区和黑河县人民政府。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黑河地区更名为那曲地区,黑河县相应改名为那曲县。而今的那曲镇,已经发展成为常住人口逾万、流动人口数千,街道棋布,新房林立,各种社会服务设施相对齐全的高原新城,是藏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孝登寺是藏北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历史上是色拉寺在藏北最大属寺。始建于1774年,从帐篷寺院起家。目前看到的是1904年扩建后的规模。孝登寺的寺主、第七世珠康活佛土登克珠,现为全国政协常委。
7、狮泉河镇
狮泉河镇因地处印度河上游狮泉河旁而得名。狮泉河畔原来是一片荒凉的红柳滩。1964年新藏公路通车后,这里开始建设营房和简单的公共设施。1966年,阿里地区专员行政公署从噶尔昆沙迁来此地,艰苦创业,到了1980年,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初具规模。1988年,噶尔县也将政府所在地迁到这里。噶尔意为帐篷、营帐,因历史上曾作为兵营驻扎地而得名。全镇人口12000人。狮泉河镇海拔4255米。
狮泉河镇现已成为西藏西部的交通枢纽、经济文化中心和边境贸易中心。全镇以环岛为中心,四条马路向外延伸;南面为商业街,东西部为地区政府各部门所在地,北面是通向日土县及新疆方向的新藏公路。社会服务设施及公共文化设施大体齐备。狮泉河镇目前已有1000多户个体商贩,他们大都来自四川、甘肃、新疆等地,从事餐馆、商店、修理、服装加工、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活。镇上现有出租车330多辆,还有为数不多的吉普和、小三*出租车,租价每千米5至10无不等。小镇不大,但在阿里高原空旷的荒野戈壁上却显得繁华,充满生机与活力。由于缺水缺电,狮泉河镇实行定时供水供电。不久前,拉萨至阿里狮泉河镇的客运班车已经正式开通。
8、江孜镇
江孜县城在江孜镇,地处年楚河中游北岸,海拔4040米。
江孜历史悠久,在日喀则尚未发展繁华之前,曾是后藏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和最繁华的城镇,是拉萨与亚东、日喀则等地间的交通枢纽。清朝曾在这里戍兵五百,保卫边防。原西藏地方政府曾在此设江孜宗。1959年,这里成为江孜县和江孜地区专员公署的治所。1964年江孜专区并入日喀则专区,江孜县也从此改隶日喀则。拉萨至日喀则间的沿江直达公路开通以来,江孜的往来车辆虽有所减少,但它至今仍是一处要津,南通亚东、西至日喀则、东接山南、北连拉萨。
江孜镇近年来发展变化很快,目前全镇人口约1万人,镇内社会服务设施齐备。对于旅游者来说,江孜的魅力主要在于有著名的江孜保卫战抗英战场遗址、白居寺及十万佛塔、帕拉庄园旧址、年楚河畔田园风光以及名闻遐迩的江孜卡垫。江孜卡垫色彩鲜艳,图案美观,富有民族特点,产品畅销海内外,供不应求。不少海内外游客慕名专门到江孜卡垫厂选购,以图绝对正宗。
宗山是原江孜宗政府的所在地。1904年英军首领莱赫鹏率英国侵略军入侵西藏,侵入江孜时,受到江孜军民的沉重打击。抗英军民以宗山为堡垒,用土枪、刀剑、弓箭,甚至牧羊用的抛石器“厄尔多”,与装备了当时最先进武器的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抗英战士仍顽强杀敌,坚持了三天三夜,最后全部跳崖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侮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江孜被称为“英雄城”,宗山更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纪念地。同时,宗山上较完整地保存了封建农奴制时代宗政府的原貌,是难得的研究封建农奴制的化石。
9、下司马镇
下司马镇是亚东县政府驻地。“亚东”原本是下司马附近一个小山村的名字。
亚东是边境县,北通江孜,南与锡金、不丹两国交界而且边境线离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也很近。从下司马镇出发,向南6千米就是边境小镇下亚东。从下亚东,沿公路向西可直达锡金首都甘托克;向东则可进入不丹境内;顺亚东河南下,即是著名的春丕河谷古道,英国侵略军曾把这里作为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的滩头。
下司马自古以来就是西藏地方与南亚各国间的一处贸易集散地。1888年被辟为商埠后,清政府在这里专设了亚东海关,边贸市场愈加繁荣。过去西藏大贵族享用的大量洋货,大都经此运进。近年来,亚东的边境贸易再度繁荣起来。
下司马一带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很高,植被茂密,生长着大量经济林木和药用植物;向北40多千米,是昔日被称为世界最高城的帕里。下司马一带的藏族民居是清一色的松木阁楼,外有栅栏木围,墙壁、栏杆和屋檐等处绘制的藏族风俗图案,色彩艳丽缤纷,与西藏其它地方风格迥异。下司马有一座东嘎寺,有500多年的历史,属格鲁派。1951年7月间,中央代表张经武将军专程绕道来此,向等待观望中的达赖喇嘛转交了毛泽东主席的亲笔信、“十七条协议”的副本,为“十七条协议”得以实施铺平了道路。东嘎寺因此声名远扬。著名的康布温泉地处下司马以北30多千米处。途中有一座嘎居寺,寺内有清朝驻藏大臣升泰题赠的“大放光明”匾,寺旁可见清兵修筑的抗英炮台遗址。
10、樟木镇
经过聂拉木县城所在地充堆之后,亲眼目睹地貌景观和植被立体分布的急剧变化,顺河南下32千米,就到达边陲重镇樟木。樟木离中尼边界的界桥友谊桥只有13千米,距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约100千米强。
樟木镇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这里气候温和,鲜花四季常开,风景优美,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旅游中极具潜力,已经成为许多外国旅游团队和登山探险队进出中国的主要通道。这里自古就是西藏与尼泊尔之间一个重要的通商孔道。在公路没有修通之前,人们只能徒步翻越险峻的喜马拉雅山,极为艰辛。居住在樟木一带的夏尔巴人,历史上多以背运货物为生。1965年,由拉萨到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中尼公路正式通车,彻底改变了交通不便的状况。随着中尼两国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过往的商旅和货物不断增加。
樟木设有中国的海关、商检、边防检查、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藏胞接待办公室等部门,有专门接待商贸人员和国内外游人的樟木宾馆,还有电站、医院、邮局、银行、学校、电视台以及外贸部门的一些办事机构等。
2011年8月3日星期三
美丽啄木鸟-五色鳥全紀錄:
育雛系列(中)~五色鳥全紀錄
今年五月初,朋友帶我到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當時五色鳥正忙著啄樹洞,公園辦公室為了供給五色鳥一個安靜的育雛環境,特地拉起封鎖線,還貼出告示,當時心想機會難得,應該將整個育雛過程,作一完整記錄,也因為這個心願,其後無怨無悔的跑了無數趟,直至六月底方才完成,其間長時間的日曬、等待...的確辛苦,或許有人認為很傻、沒必要等等,當我完成紀錄,證明當時這股傻勁是值得的。
五色鳥在每年的3~8月繁殖,會先選擇適合的樹木或枯木啄洞築巢,視樹木的硬度,一般啄洞築巢大約5~10天,公母鳥會接力啄洞,當然本次的紀錄,就由親鳥啄樹洞開始嘍!
(為求洞型完美舒適,內外上下都要仔細的啄喔! )
(呸~這口木屑吐的有夠大口吧!)
(親愛的,您辛苦了,快去休息,換偶繼續來挖!)
啄洞築巢完畢接著產蛋,每窩產蛋3~4枚,由公母鳥輪流孵蛋,孵蛋時間大約2週,此期間常可以拍到公母鳥交接換班的難得畫面。
(換班時間到嘍)
(別偷懶,要好好孵蛋喔!)
(輪流孵蛋交換班)
5月下旬,估算雛鳥應該孵出來了,我下午前往,竟然拍到親鳥叼蛋殼出洞,證實鳥寶寶已經孵出了,還拍到餵食交班的畫面,這交班畫面據現場前輩說,往後在育雛過程中就不易見到了。
(蛋殼在巢內"定圍",要趕快拿去丟掉)
(餵食交班)
以下的連續動作是~ A親鳥啣著螳螂回來,B親鳥由洞內爬出,以為是給它吃的,張嘴就去咬,但A親鳥把頭撇開說,這螳螂是偶辛苦找來給寶寶吃的,你不准碰,輪你去找食物回來,B親鳥只好摸摸鼻子,一頭衝出覓食去也。
(放開~這是給寶寶吃的,你快去覓食!)
距拋蛋殼5天後再次前往,竟看到一幕傷心的景象-母鳥由洞中叼出一隻夭折的幼鳥,引發現場一陣驚呼,這畫面雖然難得,但我寧願鳥寶寶都能健康長大,絕不會想要拍到這樣的畫面啊!此時大家猜想,巢內鳥寶寶應該還有2隻,真希望它們平安無事。
整個巢洞內育雛時間大約3週,此期間我有空就會前往,看著公母鳥四處覓食後,啣著昆蟲或是漿果回巢餵食,回巢的時間少則幾分鐘回來一次,最長還等過一個多小時,但經常都得等上半小時至1小時,所以說這些飛行美姿照片是等出來的,倒也不為過。
(捕得螳螂歸)
(離巢覓食)
(捕到金龜仔)
(這個"迫史"還不賴吧!)
(捕到金龜仔)
(凌波仙子御風而降)
(不能光吃肉肉,也要配些蔬果,營養才會均衡哦 !)
(這隻螳螂有夠肥美,夠大寶二寶飽餐一頓了! )
當親鳥進洞餵食完畢後,出洞時嘴裡大多會叼著一坨東西,這坨東西是幼鳥的排洩物混合木屑,由親鳥叼出拋棄,以保持巢洞的乾淨與衛生,我想大多數的鳥類都有這種特殊的習性吧!
巢洞內育雛3週後,雛鳥漸漸長成幼鳥,已有能力爬至洞口,此時親鳥偶爾會在洞口或是樹梢,呼喚幼鳥探頭,而現場的人每天也都期盼幼鳥探頭,終於幼鳥在6月下旬探頭了,外表與親鳥大致一樣,只是一臉的害羞及幼稚模樣,很討人喜愛,鳥寶寶對這洞外世界充滿好奇,不停的上下左右四處張望,現場還聽到一對父子有趣的對話,父親告訴小孩,洞口那隻是五色鳥的baby,小孩天真的回說:「是包尿布的五色鳥嗎?」,童稚言語聽了令人莞爾。
(寶寶~快點探頭出來喲!)
(小憩片刻,順便叫寶寶練習探頭)
(奇怪~怎麼有那麼多隻大砲對著偶,是看偶口愛嗎?)
幼鳥探頭後,親鳥會在洞口繼續餵食5~7天,直至幼鳥離巢,此一階段是紀錄的菁華時期,幼鳥在洞口等待親鳥飛回餵食,有動感又有親情,最為精彩,當然,拍照人數也在這時期達到高峰,聽說每天凌晨3點就有人到現場卡位,熱門程度可見一般。
(肚子一定餓壞了喔!)
(捕得蟬兒餵食雛鳥)
(啣漿果回巢)
(好棒噢~捕到一隻大螳螂!)
(吃肉也要配些水果,才不會便秘喔!)
(寶寶~好不容易捕到這隻蟬,你慢慢享用)
估算著幼鳥即將離巢,我一早6點30分趕到,發現人群已離開現場,一問方知,二隻幼鳥先後於6點10分及6點20分左右,相繼離巢,飛至附近樹上,難怪人潮隨著幼鳥離巢而轉移陣地,我沒能拍到離洞的畫面,有些扼腕,但還是拍到了幼鳥在樹枝活動,以及親鳥在樹上繼續餵食的畫面。
(好棒喔!我終於飛上枝頭了)
(樹下擠滿觀看幼鳥的人潮,其實看熱鬧的不比拍照的人少!)
五色鳥:台灣特有亞種,其分類屬五色鳥科,學名Megalaima oorti,英文名Muller's Barbet,中文別名-黑眉擬啄木鳥,體長20公分,頭大嘴粗,嘴基剛毛明顯,全身色彩鮮豔,頭頸間有藍、紅、黃、黑、綠五種顏色,故稱「五色鳥」。性不好動,飛行笨拙,因具保護色不易被發現,夜間躲進枯老樹洞中,喜食雀榕、山黃麻果實,。其鳴聲低沈似「郭郭郭....」的木魚聲,且又身穿彩衣,因而俗稱「花和尚」。
今年五月初,朋友帶我到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當時五色鳥正忙著啄樹洞,公園辦公室為了供給五色鳥一個安靜的育雛環境,特地拉起封鎖線,還貼出告示,當時心想機會難得,應該將整個育雛過程,作一完整記錄,也因為這個心願,其後無怨無悔的跑了無數趟,直至六月底方才完成,其間長時間的日曬、等待...的確辛苦,或許有人認為很傻、沒必要等等,當我完成紀錄,證明當時這股傻勁是值得的。
五色鳥在每年的3~8月繁殖,會先選擇適合的樹木或枯木啄洞築巢,視樹木的硬度,一般啄洞築巢大約5~10天,公母鳥會接力啄洞,當然本次的紀錄,就由親鳥啄樹洞開始嘍!
(為求洞型完美舒適,內外上下都要仔細的啄喔! )
(呸~這口木屑吐的有夠大口吧!)
(親愛的,您辛苦了,快去休息,換偶繼續來挖!)
啄洞築巢完畢接著產蛋,每窩產蛋3~4枚,由公母鳥輪流孵蛋,孵蛋時間大約2週,此期間常可以拍到公母鳥交接換班的難得畫面。
(換班時間到嘍)
(別偷懶,要好好孵蛋喔!)
(輪流孵蛋交換班)
5月下旬,估算雛鳥應該孵出來了,我下午前往,竟然拍到親鳥叼蛋殼出洞,證實鳥寶寶已經孵出了,還拍到餵食交班的畫面,這交班畫面據現場前輩說,往後在育雛過程中就不易見到了。
(蛋殼在巢內"定圍",要趕快拿去丟掉)
(餵食交班)
以下的連續動作是~ A親鳥啣著螳螂回來,B親鳥由洞內爬出,以為是給它吃的,張嘴就去咬,但A親鳥把頭撇開說,這螳螂是偶辛苦找來給寶寶吃的,你不准碰,輪你去找食物回來,B親鳥只好摸摸鼻子,一頭衝出覓食去也。
(放開~這是給寶寶吃的,你快去覓食!)
距拋蛋殼5天後再次前往,竟看到一幕傷心的景象-母鳥由洞中叼出一隻夭折的幼鳥,引發現場一陣驚呼,這畫面雖然難得,但我寧願鳥寶寶都能健康長大,絕不會想要拍到這樣的畫面啊!此時大家猜想,巢內鳥寶寶應該還有2隻,真希望它們平安無事。
整個巢洞內育雛時間大約3週,此期間我有空就會前往,看著公母鳥四處覓食後,啣著昆蟲或是漿果回巢餵食,回巢的時間少則幾分鐘回來一次,最長還等過一個多小時,但經常都得等上半小時至1小時,所以說這些飛行美姿照片是等出來的,倒也不為過。
(捕得螳螂歸)
(離巢覓食)
(捕到金龜仔)
(這個"迫史"還不賴吧!)
(捕到金龜仔)
(凌波仙子御風而降)
(不能光吃肉肉,也要配些蔬果,營養才會均衡哦 !)
(這隻螳螂有夠肥美,夠大寶二寶飽餐一頓了! )
當親鳥進洞餵食完畢後,出洞時嘴裡大多會叼著一坨東西,這坨東西是幼鳥的排洩物混合木屑,由親鳥叼出拋棄,以保持巢洞的乾淨與衛生,我想大多數的鳥類都有這種特殊的習性吧!
巢洞內育雛3週後,雛鳥漸漸長成幼鳥,已有能力爬至洞口,此時親鳥偶爾會在洞口或是樹梢,呼喚幼鳥探頭,而現場的人每天也都期盼幼鳥探頭,終於幼鳥在6月下旬探頭了,外表與親鳥大致一樣,只是一臉的害羞及幼稚模樣,很討人喜愛,鳥寶寶對這洞外世界充滿好奇,不停的上下左右四處張望,現場還聽到一對父子有趣的對話,父親告訴小孩,洞口那隻是五色鳥的baby,小孩天真的回說:「是包尿布的五色鳥嗎?」,童稚言語聽了令人莞爾。
(寶寶~快點探頭出來喲!)
(小憩片刻,順便叫寶寶練習探頭)
(奇怪~怎麼有那麼多隻大砲對著偶,是看偶口愛嗎?)
幼鳥探頭後,親鳥會在洞口繼續餵食5~7天,直至幼鳥離巢,此一階段是紀錄的菁華時期,幼鳥在洞口等待親鳥飛回餵食,有動感又有親情,最為精彩,當然,拍照人數也在這時期達到高峰,聽說每天凌晨3點就有人到現場卡位,熱門程度可見一般。
(肚子一定餓壞了喔!)
(捕得蟬兒餵食雛鳥)
(啣漿果回巢)
(好棒噢~捕到一隻大螳螂!)
(吃肉也要配些水果,才不會便秘喔!)
(寶寶~好不容易捕到這隻蟬,你慢慢享用)
估算著幼鳥即將離巢,我一早6點30分趕到,發現人群已離開現場,一問方知,二隻幼鳥先後於6點10分及6點20分左右,相繼離巢,飛至附近樹上,難怪人潮隨著幼鳥離巢而轉移陣地,我沒能拍到離洞的畫面,有些扼腕,但還是拍到了幼鳥在樹枝活動,以及親鳥在樹上繼續餵食的畫面。
(好棒喔!我終於飛上枝頭了)
(樹下擠滿觀看幼鳥的人潮,其實看熱鬧的不比拍照的人少!)
订阅:
博文 (Atom)